南北资讯网-走南闯北知闻天下事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只有“留余庆”,才能“庆余年”

只有“留余庆”,才能“庆余年”

01-03 我要评论

  不过范闲的正义,并不是像网络上的那些“喷子”那样,见谁怼谁、非此即彼,他只是有着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坚守着一些朴素的道理和常识,不把人当工具,更不视人如草芥,而是在意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生命。而对于那些违背这些道理和常识,试图加害自己和其所爱的那些人,他才会毫不容情,坚决回击。可以说,范闲活得温暖而明亮,柔软且犀利。

《庆余年》为何带给我们快感:正义即爽

  一个人仁爱正义与否,不关乎富贵贫穷,而在于心性观念。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范闲所秉持的正义,都是以爱为前提,而不是以恨为目的。

  在澹州,即使在阖府上下中毒的情况下,他依然不会轻易怀疑送菜的老哈,甚至阻止红甲骑士冲进去而不惜自己身处险地,只因为“老哈多年给府里送菜,应该只是被人挟持,你们这么冲进去,他就没命了。”

  在他去皇宫偷完钥匙,王启年试探问他,配钥匙的锁匠该如何处置时,他虽然明知留下他会给自己带来威胁,但依然只是让王启年多给锁匠一些钱,将其送出城去。

《庆余年》为何带给我们快感:正义即爽

  对于在牛栏街刺杀为其而死的滕梓荆,他更是不惜一切为其报仇,因为他将其视作朋友、兄弟,而不是像很多人说的,“就是一个护卫”。其实,死去的滕梓荆之前也有过类似的说法:“就为了一个送菜的,拿自己的命冒险,你这命丢的可真不值。”

  应该说,在当时的那个年代,有这样想法的才是“正常”,所以,范闲死去的母亲叶轻眉才会在鉴查院门前立下这样的碑文:“我希望庆国之法,为生民而立,不因高贵容忍,不因贫穷剥夺,无不白之冤,无强加之罪,遵法如仗剑,破魍魉迷崇,不求神明,我希望庆国之民,有真理可循,知礼义守仁心,不以钱财论成败,不因权势而屈从,同情弱小,痛恨不平,危难时坚心志,无人处常自省。我希望这世间,再无压迫束缚,凡生于世,都能有活着的权利,有自由的权利,亦有幸福的权利。愿终有一日,人人生而平等,再无贵贱之分,守护生命,追求光明,此为我心所愿,虽万千曲折,不畏前行,生而平等,人人如龙。”

  可以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宏愿,但人类实现这一宏愿的路,道阻且长。

  在我看来,范闲身上所体现的平等观念,不是以地位、权力、金钱等为权衡和标靶,这也并不现实,而是认为所有人都该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的权利,也就是说:“把人当人”。

分享:

微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