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同样的缘故,印度也很缺乏“合作共赢”的思维方式,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便宜都该自己一个人占,总是习惯以“零和博弈”思维方式看待和处理各种国际问题(参见《【解读】印度的“零和博弈”心态是如何影响中印关系的》)。正是由于这种道德准则是非观的根本差异,印度人可以自私得非常心安理得,评判是非的标准也异常简单——合乎自身利益的事情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比方说印度在俄乌战争中拒绝谴责俄罗斯,面对欧美的指责相当的理直气壮。他们才不在乎这场战争究竟谁是谁非,他们只知道支持俄罗斯就是他们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俄罗斯是印度多年来可信任的战略好伙伴,从来不在人权等问题上干涉印度内正,还能提供先进的武器、廉价的能源……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俄罗斯给我大印度的,你们能给吗?给不了就少BB。自私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此冠冕堂皇不加掩饰的自私,也就印度人干得出来。
本着这样一种“利益即正义”、“损人无罪,自私有理”的强横心态,印度在国际舆论场上几乎从没有落过下风。同理,他们在罔顾事实反咬一口的时候也绝不会有道德负担。
今年年初英国的BBC播出了一部纪录片——《印度:莫迪问题》(India: The Modi Question)。我把这部片子从头到尾看了两遍,可说是拍得非常严谨,扒出了莫迪当年在古吉拉特邦放任宗教仇杀的黑历史,同时也揭露了如今在他治下印度的宗教敌对问题,整部片子的论述有理有据,有很多当时的证人现身说法——其中还包括莫迪二十年前接受采访时亲口说的一些话,想赖也赖不掉。(关于莫迪的黑历史可参看《【解读】是什么让莫迪成为了莫迪?——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简史》)
这部片子一播出在印度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但遭到了正府的全面禁播(连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片段都不允许),还抓了不少放映这部片子的人……与此同时,孟买和德里的BBC办事处遭到了印度税务部门的突袭,以调查税务的名义搜查了员工的电脑、手机。
500
▲印度正府的禁令,反而导致了更多人去看了这部纪录片
这些操作在我看来倒也挺正常,然而后来狗血的事情发生了:一个非正府组织向德里高等法院提出诉讼,要求BBC就这部纪录片做出1000亿卢比的赔偿,以补偿对“印度总理阁下、印度正府、古吉拉特邦正府以及印度人民造成了声誉和善意的损失”。
我当时看到这条新闻时候惊呆了——还能这么操作?!最关键的一点在于,BBC说的都是事实,没诽谤啊!但印度人照样敢这样理直气壮地诬告并要提出天价索赔,这就是他们的魄力所在!这就是他们敢将不要脸发挥到极致的“迷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