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预测,按目前出口的增速,中国有望在今年年底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穆迪认为,中国在锂离子电池生产方面拥有竞争优势,这是中国厂商降低汽车生产成本方面的一个有利因素。
根据穆迪的预测,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日本和韩国,中国的锂产量占全球供应量的一半以上,中国还拥有世界一半以上的锂金属精炼能力。正因如此,包括宝马、特斯拉在内的一些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设施。
不过穆迪表示,外国品牌并没有让奇瑞和上汽等本土品牌黯然失色。穆迪经济学家直言:“事实上,中国在汽车工业中采用新技术的速度是无与伦比的。”
另据新华社报道,谈及中国电动车企换道领先,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野边继男说,首先在顶层设计上,中国在约20年前就树立了成为汽车强国的目标,并且没有选择在内燃机领域赶超欧美日等先进国家,而是早早就着眼于电动汽车领域。
其次,中国引入外资车企到本国生产,并优化汽车外资正策,例如邀请特斯拉落户上海,学习智能电动汽车的概念和模式。此外,宁德时代等本土企业很早就布局动力电池等零部件制造,形成了电动汽车产业集群。中国巨大规模的市场也为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带来显著优势。
被问及如何看待“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时,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于8月表示,我们注意到有关的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是中国经济向绿而行的亮丽风景线。近年来,中国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的绿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