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这部电影给我们的答案是:“因为生活中的他们,并不比我们快意多少。一样的受困于规则,一样的不如意不顺心。哪怕能力再强,是龙你也得盘着,是虎你也得蹲着。”。电影中实际能轻松踏平19家武馆的陈识却不得不接受天津本地的规矩花费时间培养一个徒弟慢慢踢馆,还要接受失去徒弟的结果。电影中打遍天下无敌手,意气风发的耿良辰也架不住十几个人的围殴,最后如野狗一般的死去。而与徒弟惺惺相惜的陈识,也不得不接受邹馆长的交换条件,眼睁睁的看着他徒弟死去。
我们总希望有英雄,有豪侠能打破这世界让人不快意的规则,但最后却发现他们也只是被规则缠住的可怜虫罢了。
可能,这世间根本就没有人能摆脱的了规则的束缚吧。
<算账的和师傅们>
电影中个人最喜欢,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恰恰不是最后的千里大逃亡和巷战,而是开业大典放火烧红莲寺的部分。这一段戏终于抖出了电影真正的内涵:世界上有三种人,算账的,做师父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算账的活的最好,却终究会被别人算计进去。做师父的快意恩仇好不痛快,却终究会如同死狗一般死在无人问津的荒草中。电影中郑山傲的弟子林希文和邹馆长可谓是算账的典范。他们冷静乃至冷血的利用规则操纵大局,排挤对手,收获利益。但是就像“杀人者恒被杀之”一样,摘取胜利果实的前一刻林希文死在了邹馆长的手下。而谁又能保证邹馆长不是下一个林希文呢?而对于耿良辰和陈识来说,宁折不弯的骨气固然让他们活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出了一口恶气。但却一个如丧家之犬一样逃离了天津,一个如野狗一样死在了路边。电影中看似邹馆长大获全胜,但其实一个胜者都没有。活着的人丢了自己,而死的人再也发不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