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的爷爷、奶奶已离开人世,父辈们都在安享晚年,他们时不时还与我们这些晚辈相聚、交流,谈家庭的发展。“家是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我们这个和谐大家庭要时刻坚守这“十二字”家训,把其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我的妈妈——勤劳、善良而又热情的四川妇女,她是我们全家的主心骨。常言道:妈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和老公结婚后,我们夫妻虽然恩爱,但因为工作的忙碌生活却毫无规律,远在四川的妈妈总是很担心,在长久担心之后,毅然离开生活多年的老家,来打理我们的生活。妈妈把自己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倾注给了我们,洗衣、做饭、买菜、烧水……家里所有的活妈妈全包了,从不让我们插手。平时,我们谁要想插把手,她还不乐意,“你们上了一天的班,已经很累了,歇着吧,这些事都不用你们操心,我身体好着呢!”我和老公都无可奈何。也正因为有了妈妈,我和老公才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各自的教学事业上。不过到了周末,我总会想办法说服妈妈,和她一起下厨,做上几个全家人都爱吃的菜,我们娘儿俩在厨房里边做饭边话家常,狭小的厨房里充满了快乐。然后,全家人围坐在桌旁,一边津津有味地吃饭,一边欢快地聊着天,一家人其乐融融。吃过饭,全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聊聊天,或是带着孩子,出去散散步,那种幸福的感觉,没有多少人能够与我相比。特别是在我怀孕时,妈妈把我宠得跟个小孩子一样,什么活都不让我碰,一日三餐,安排得合理又营养,以至于我生孩子时体重净长了20公斤。我生孩子后,妈妈一边无微无至地照顾着小外孙女,一边精心伺候我坐月子。妈妈常说:“女人坐月子是一生中最关键的时候,千万不能有半点马虎。”那时候,妈妈成天忙里忙外,一会儿给孩子换尿布,一会儿得给我端水、送饭,孩子哭了、尿了,大人饿了、渴了……全是妈妈一手照顾。在妈妈的精心伺候下,我的月子坐了两个多月,比别人多了整整一个月,孩子也从末穿过尿湿的裤子。直到现在,女儿快三岁了,什么时候都被我妈妈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谁见了都称赞不已。从妈妈身上,我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我在妈妈的影响下,学会了做母亲。学会了用一个母亲的心态去对待我的学生,把我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他们。
一个近乎求救的电话似空中惊雷炸断了原有传统的母女链接,同时立即重组出新的母女链接。
几天前,正准备在家吃中餐时,意外接到前一天还由姐姐陪着就医并说好了的妈妈的电话,妈妈十二分虚弱的声音告诉我她不行了,希望我能回家陪她几天。以前父母的大小病都是离家最近的姐姐照顾,妈妈都是病差不多好了之后讲故事似的告诉我。惊慌几分钟后,我立即明白过来,妈妈不再是妈妈了,妈妈老啦,像小孩儿一样需要儿女们以对待自己儿女的心来照顾她,也就是说,妈妈这个老小孩需要一个妈妈来照顾她。于是我肯定地告诉她:明天就回来,姐姐没时间,今天先叫二舅来陪。二舅曾经行过医,可以帮她分析病情,稳定她的情绪。此时我就是妈妈的妈妈,完全忘了家里还有一个女儿需要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