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下调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以刑法手段惩治施害人的同时,也能实现安抚被害人的目的,还可以达到平息民愤的目的,修复被毁坏的社会心理秩序。
其三,1979年通过立法将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为十四岁,是在充分考虑当时社会条件的诸多客观因素基础上决定的;而如今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40年前相去甚远,现阶段对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也早已过时。
2020年10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表示:总体上对犯罪的未成年人,仍应坚持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道道侠提醒各位家长,要多多关注自己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普法要从自家孩子做起,社会才会更加和谐!道道侠也相信,随着草案的正式颁布,一定会更好地教育和挽救未成年人,有力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乱象!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潇湘晨报、视觉中国等今天(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收容教养的规定作出修改,冒名顶替上大学拟写入刑法。
12至14岁故意杀人等犯罪或将负刑责
草案规定,拟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同时,草案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将收容教养修改为专门矫治教育。草案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拟明确规定监护、收养等人员性侵犯罪
针对司法实践中反映的问题,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刑法保护。
草案修改奸淫幼女犯罪:对奸淫不满10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等严重情形明确适用更重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