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山饭店内有一棵高大的“迎客松”。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时,为了保护这棵古松,竟在设计图纸上把四层改为两层,抹掉了30多套房间,当时有些人不太理解。等到竣工后,人们看到古色古香的香山饭店,与绿色华盖的古松相映成辉的佳景时,都赞叹不已。贝聿铭此举不但使这棵“迎客松”名声大振,也成为保护古树名木的佳话。
在香山饭店南边的草坪内巍然屹立着一棵巨大的古松,因很像大凤凰,所以得名“凤凰松”。其干周长达3.40米,是香山内最粗的古松。在昭庙南有一棵巨大的“凤栖松”,据说常有大鸟栖息,所以得名。香山的森玉笏景区(药石)处有一棵高大的“森玉神松”。传说在树下静坐或锻炼,可强身健体,因而得名。香山大平台景区东侧下方的山道上,岩石旁横卧着一棵形似巨龙的“卧龙松”,这棵古松以姿态奇绝取胜,它架在半空,气势非凡,游人过去必须从古松下穿过。
香山的古松,可谓“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这些珍贵的古松,是“活的文物”,也是“国之瑰宝”。
今天,微闻君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银川中山公园的故事。这个故事跟之前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不同。众所周知,中山公园的来历是这样的:1929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冯玉祥部门致中(时任宁夏省主席)特于此辟建公园正式命名"中山公园"。后来经过众人的不断精心规划和修建,才有了现在如此的规模。
而今天微闻君要讲的并不是这些,微闻君要讲的是一个中山公园里发生的黑白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在一个冬天还未走远、春天还没到来的中午,一个年轻人肩上松松垮垮的背着一部相机看似漫无目的的走进了中山公园的大门,年轻人面带倦容,就想彼时的天气一样,灰蒙蒙、阴沉沉的......也难怪,这本来就是午休的时间。
因为不是周末再加上天气不好的缘故,公园里并没有几个人,即便是有人走过也是行色匆匆,看样子是抄近道赶路的,年轻人就在这没人的公园里晃悠着,相机始终没有从肩上拿下端在手中,有风吹过,微冷......
“要是天气晴好的周末,指不定有多么的热闹非凡呢。”年轻人不动声色,在心里默默地想着。他倏忽抬头,发现海盗船长正拿着望远镜盯着他,年轻人忍俊不禁,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