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_ 桃源县地图
湖南桃源县的“桃花源”之说
目前最通常的主流说法——桃花源的原型存今天湖南省常德市的桃源县。
第一,武陵。
《桃花源记》当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点,武陵。常德市古称为临沅县,隋朝改名为武陵县,1913年改名为常德。而桃源,古代称为沅南,是历朝历代武陵郡下属的县级行正单位。《桃花源记》当中提到的武陵和沅水河畔附近地区的情况有高度吻合。所以,通过《桃花源记》当中“武陵”的地名线索做考证,桃花源的原型就在常德。
第二,历朝历代的文人在桃源县留下了大量的诗句,还有一批名胜古迹可以作证。
比如,唐代和宋朝留下的寺观和延清楼,以及清朝时期重建的陶明祠。这些历史遗迹的遗留就足以能证明,桃源县桃花源就是《桃花源记》当中桃花源的原型。
第三,桃花源旅游风景区和《桃花源记》当中的描写高度吻合。
比如桃花源风景区的山洞口,以及穿越山洞口后,豁然开朗的村庄秦人村,这在桃花源风景区当中都有具体的体现。
上图_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桃花源在河南省灵宝市吗?
支持这一观点的是历史学家陈寅恪,陈寅恪作为著名的史学者,经过多方面考证认为,认为桃花源在今天的河南省灵宝市。
第一,自然景观描写吻合。
《桃花源记》当中提到了“桑竹垂馀荫”,“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那么,这个桑竹到底在哪里?
经过多方面考证,陈寅恪认为,桑竹所在的地方就是灵宝。灵宝市西边2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稠桑原,这个村子桑竹数量很多,和陶渊明记载的情况相对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