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时许,窗外的风雨更加大了。“很奇怪,当时我想到了船会不会翻,但又觉得这种倒霉事不会被我们遇上。”
雨点子越来越密集,雨拍打玻璃的声响也越来越大。“感觉就像横着砸在玻璃上一样。”
另一名上海的幸存者胡坚跃回忆说,住在一楼105房间的他原本打算到4层甲板乘凉,上去了发现雨还不小,就下到三楼大厅里。不知道过了多久,直到他被抛入江水中。

6月6日拍摄的搜救现场。当天,搜救人员携带破拆工具进入“东方之星”船体,破拆变形房门,打通堵塞通道,对先前倒扣在江底的第四层船顶实施整体破拆,继续搜救工作。
服务员让关窗挪床船长想用速度顶住强风
大约晚上9时后,由于风雨太大,服务员在走廊里提醒客人关窗户。
这个时候,服务员在走廊里喊:“雨太大了,把窗户关上,把床往门的方向推一点,免得打湿床。”
船的走道在中间,船舱的门开在走道上,靠船外侧是窗户。
“我关了窗户。”他说,在船上已经几天了,我对窗子开和关已经很熟练了。“但是没听服务员的,我没动床。”
谢勇也谈到了服务员提醒关窗的情节。
他说,大约晚上9时一过,服务员过来叫关窗户。几分钟后,服务员又进来帮他们挪床,“把床往门的方向挪一些,免得雨水打湿”。
吴建强向记者陈述了他当时的感觉,“船开得很‘怪异’,快速向前开。现在我想,如果慢一点呢?会不会不出事?”
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船长张顺文时,他提到了快速行船的问题。他说:“我想用速度去顶住风,所以快速行船。”
21岁的油工陈书涵,到船舱最底部给船加油。他回忆说,正在用柴油机给船加油,突然船翻了,然后什么也看不见。

6月7日,身着防化服的搜救人员将“东方之星”号客船遇难者遗物整理打包转运出舱。搜救人员对船舱内发现的每件遗物都仔细辨认,并完整描述记录。“东方之星”船舱遗体搜救转运工作基本结束,连续6天6夜的“东方之星”客船船舱遗体搜救转运工作基本结束,但遗物清理工作仍在继续。上午湖北省军区某舟桥旅还在进行最后的清理工作。船舱内遗物、障碍物杂乱不堪,战士们克服各种困难,最大限度地保证遗物齐整,这些遗物将送往家属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