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南宁一孕妇突发羊水栓塞,30多名医护抢救了27小时救回一条命,但用血量高达67500毫升,相当于14个成人的全部血量(图5)。
如果孕妇死亡,孕产妇死亡率这个指标就可能不达标。这个指标是全球公认的八个千年发展目标中的一个,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
我国2022年的孕产妇死亡率为15.7/10万,已经非常接近发达国家的14/10万。任何一个孕产妇死亡,对于所在城市的孕产妇死亡率指标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重压,所以你就可以理解南宁为何要用掉14个人的血量去救一个产妇了。
孕产妇用血最优先,其次是意外手术人群。
比如交通意外导致的失血,如果无法及时输血,伤者可能马上就没命了。另外,就算是普通手术患者,可能也会在手术台上发生意外导致需要大量输血。
所以,医院最优先为这孕产妇和意外手术人群备着血,不能动,一动就可能出人命,医院领导肯定要挨批。
在这种情况下,献血者遇到的用血理由,通常都不会比这两类人群的优先级高。
比如一个手术患者要备400毫升血,但医院的1000毫升备血给两类人群占着名额,没有多余的400毫升可供调剂。这个患者只能推迟手术,即便他本人献过血。这种情况下,患者本人当然不适合去献血,通常是动员亲朋好友去献血,然后换取用血额度,保证医院可以从血液中心调到400毫升血。
再比如,我参加的这个献血宣传志愿者小队以JOY命名,是为了纪念一个叫JOY的15岁癌症男孩。这个男孩今年初刚刚去世,但他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因为他非常懂事,也非常顽强。
在最后时刻,因为化疗等原因,JOY严重贫血,嘴唇苍白,气若游丝。然而在医院看来,他还不是最优先级用血的人群,没法安排输血。志愿者们群情激奋,一起撸袖子,为JOY献了30份血。在输了两份血之后,JOY的情况一有好转,他就主动要求停止输血,说要把多余的份额让给其他需要用血的病友。
如果,那个手术患者或者JOY突发大失血危及生命,那么其用血优先级自动变成最高,反而能用上血了,但谁也不希望如此。
医院必须为两类最优先人群备血,这本身没任何问题。然而由于血液供应量绝对不足,医院的备血没有冗余,非优先患者即便献过血,也无法保障其用血,不得不现献现用。
误以为自己能优先用血的献血者会非常失望,他们一方面自己不再献血,一方面到网上带着恨意大肆宣传自己的悲惨经历。
没献过血的人抵制献血,这掀不起波浪,但献血者现身说法控诉用不到血,这种负面影响是核弹级的,然而这种核弹无时无刻不在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