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资讯网-走南闯北知闻天下事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中国科技发展到底需不需要基础研究

中国科技发展到底需不需要基础研究

11-15 我要评论

计算机控制要实现多变量、自适应在硬件软件上已经没有问题,但因为这些“数学保修”问题,在实用中推广艰难。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基础研究没有跟上的原因。这不是中国一家的问题,全世界都有这个问题。

在很长时间里,中国科技一直在追赶中。没办法,中国的起点低,欧美已经是发达国家了。追赶最大的好处是有先例可循。即使不知道细节,首先能确认的就是这事是可行的,这就排除了科研中最大的不定性;然后是有大概的思路,即使被人们捧上天的EUV,基本概念并不保密,甚至在部份关键技术的层面都在概念上没什么可保密的。恶魔在细节中,但要搞定这些细节,离不开工具箱,这就是相关的基础科研。

到了全世界都面对的问题,没有先例可循,只有回到基础研究。

比如说高精度精馏塔。精馏塔就是用混合物料中不同成份的沸点差异,在多级气化、冷凝中达到分离。一般物料的气液相图是已知的,也相当精确,但分离的纯度要求越高,高纯度端的相图就越不可靠,设计时大多靠估算或者外推,但又不愿意堆过度的设计余量,错误难免,设计单位把塔板计算少了几十块不是闻所未闻的,分离效果当然达不到设计要求。这时在工艺上想办法只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另一半是回到基础物性数据,这在物理化学层面上就是基础研究了。只有拿到更加精确的高纯度相图,才能有针对性地修改精馏塔设计,达到设计要求。

注意:相关的基础科研常常是在碰到现实中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时才显示出价值。高纯度相图不到有高纯度精馏需求的时候,只是“发论文的基础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是因为有了大量先例可循。从赶到超,这才是到了到处碰到需要相关基础研究的时候了。中国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遍及各个层次。哪怕是用挤压机批量制造塑料玩具,也有如何利用聚合物性质和流变学提高产量、减少产品次品的问题。这不是单纯靠多试就能解决的。多试也要有方向、有规划的试,也需要在一定阶段回到理论层面,总结已经发现的,规划下一步的实验,而不是真的漫无边际到处打一枪。地毯式轰炸都需要知道地毯往哪里铺,不是满世界到处铺地毯。

分享:

微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