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看国外小说,留意到一位名人作家在书中提到致幻药LSD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灵感,“我就特别想知道那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何世说。
LSD的学名为“麦角二乙酰胺”,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尽管接触到的宣传都说毒品是害人的,但在这些书籍中,何世却看到了“造就技术提升”的神奇作用。“这颠覆了我对毒品的认知。”
何世想先从LSD开始尝试。2018年,他通过“暗网”联系到一个波兰人,以比特币支付,购入200多贴单价30元的主要成分为LSD的毒品“邮票”。
“色彩错乱,时空颠倒,好像体验了几种人生,度过了三生三世。”何世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描述了吸食“邮票”的感觉,他认为这种致幻药没有成瘾性,也是无害的。
何世意识到“邮票”在国内有很大的市场。没过多久,他辞掉了原来的房地产销售工作,专门在暗网上联系境外卖家,购买“邮票”,通过微信和网络联络国内买家,将收到的“邮票”以每贴160元至200元人民币的价格进行销售。
“暗网”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输入关键词“暗网”,共搜索到21例案件。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有8例、7例,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共3例,其他三类犯罪各有1例,分别是绑架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2018年9月,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萍乡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被告人通过“暗网”购买公民信用卡信息,然后绑定手机支付,盗刷信用卡获取非法利益。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两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并处数十万元罚金。
今年6月,云南省罗平县人民法院也公布了一起利用“暗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例。被告人在境外网站发帖,标明提供个人户籍、全家户籍、开房记录、同住记录等公民个人信息的服务项目及价格,并在“暗网”市场上以比特币交易,于2018年4月至11月期间,非法获取、出售多人个人信息1000余条,获利1.33315比特币,并将1.30948比特币兑换成人民币41397.35元。
判决书显示,被告人称其找工作受骗后,萌生了“通过网上提供个人信息来赚钱”的想法。他出售信息的方式大多是通过中文论坛网、暗货交易市场发给对方,有一部分是通过社交软件发给对方。信息主要有人员轨迹、开房记录、手机开户信息等,其中,价格最高的是手机定位信息,最低的是户籍信息。
此外,暗网中的淫秽和暴恐视频也比较普遍。山东省平邑县人民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件显示,被告人通过“暗网”了解并下载、交换获取淫秽和暴恐视频文件,并向3人传播以牟取利益。
据一名网络技术从业者介绍,因访问匿名性、信息加密性和服务器隐藏性,“暗网”在2004年以后,很快成为不法分子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新渠道。除了进行违禁商品非法交易,色情、绑架、暗杀、暴恐等非法信息也极为丰富,甚至已成为恐怖组织活动的重要平台。
“暗网”并非法外之地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月30日,最大的“暗网”市场“梦想市场”宣布关闭。同一天,来自欧洲、加拿大和美国的执法机构开展行动并对外宣布,国际执法机构逮捕了61人,关闭了50个用于非法活动的黑暗网络账户,执法部门执行了65份搜查令,查获了2995公斤毒品、51支枪支以及超过6200万欧元。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暗网”相关案件16起,抓获从事涉“暗网”违法犯罪活动的犯罪嫌疑人25名,其中已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有两名,刑事拘留2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