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访问“暗网”人数不断增加,其中年轻人群体也在不断扩大。“暗网”已成为国内网络空间治理的新领域,“暗网”犯罪也给网络空间治理带来新挑战。
江苏海安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七中队副中队长金明表示,当前打击暗网犯罪存在制度、技术等多方面难度,所以各国打击成效也参差不齐。由于网络与物流的相互配合,导致涉毒犯罪形态变得更为专业,且贩毒群体年龄层次偏低,具有职业化倾向。网络无国界,必然要求各国在法律、制度、技术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抓住关键环节,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不让“暗网”成为法外之地。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倪俊博士撰文指出,中国应在学习借鉴国外“暗网”治理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措施。有关正府部门应组织国内重点网络安全研究院所,展开专项工程攻关研究,尽快拥有适应中国网络空间治理需求的“暗网”管控技术能力。
江苏诺法律师事务所樊国民律师指出,“暗网”犯罪取证困难,这给执法部门打击犯罪增加了难度。建议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提升取证能力。另外,国家应与一些涉及网络安全的企业建立合作,联合开发技术和工具,让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治理“暗网”的具体行动中来。
他还建议,要强化相关法律法规落地,出重拳铲除制作售卖假身份证、黑电话卡、虚假ID等网络黑灰产业链,公安、网信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暗网”打击行动,加大对“暗网”和利用“暗网”实施犯罪行为的监控和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