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资讯网-走南闯北知闻天下事

首页 > 情感 > 情感故事  >  随着马车的颠簸进入更深 古代马路那么颠簸如何给马车减震

随着马车的颠簸进入更深 古代马路那么颠簸如何给马车减震

12-15 我要评论

  同时,罗马人还把最离不开的浴场和市场,放在了丁字路中心……于是罗马人的生活陷入了无限混乱中——刚刚把自己从头到脚刷洗干净,出门就遇到激起一路尘土的军团。

  白洗了!彻底白洗了!

  以上还没完,但凡大人流公共建筑遭遇交通要道,还是“机动”车和行人公用的那种……以当年的道路状况,洗完澡的大老爷们儿,分分钟全身起腻子。

  所以到后来,古罗马不仅仅开始玩“限行令”,还打造了世界最早的机动车道和横道线。

  个人感觉,这横道线……实在太不人性化了。

  没办法,为了广大行人的安全考虑。

  毕竟马车的发动机是活物,还是有控制自己思想和行为能力的高级哺乳动物,且古早时期的马车,无论中外都是贵族专属,一般打底两匹起啊!

  所以,当几个有自己思想,容易受惊的脆弱生物被集结在一起……一种不可预测的危险就此诞生。在熙熙攘攘的城市中,这种危险更是翻倍。行人动不动就会遭到马儿们带来的踩踏、踢咬等惊喜。

  马车的刹车就是缰绳。平时还挺管用的,因为马匹和车箱之间是硬牵连,不是用软绳之类,一旦马慢慢减速,车厢轮子也会跟着减速。

  可一旦马受惊狂奔……大部分车夫就算把它们勒死(也勒不死)也很难刹住——玩过R星《荒野大镖客·救赎》就知道,驾马车可比骑马痛苦多了。且当年为了跑起来更溜溜达达更稳当,车厢和马车轮通常会往大了宽了打造。

  这样一来,贵族们的驾乘体验是好了不少,但超大车厢,势必让贵族们成为城市里最靓也最招人恨的仔——也是死起来最难看的仔。因为如此这般马车大多会头重脚轻,再加上车夫们大都是狠三狠四的爆脾气(原因么大家都懂的),很容易人仰马翻车毁人亡。

  为了来一场马车巷战,小年轻连命都可以不要

  是的,马车一直是比汽车更致命的交通工具。虽然它们的速度真的一点也不快。但要你命起来,身手一点也不比电动车差。

  关于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XX等各种古国人民死于马车的数据,早已无从考证。

  咱就拿纽约来说事儿吧——1900年的纽约,人口基数350万,其中有200人被马车撞死。2018年的纽约,人口基数达到了850万,只有196人死于交通事故。

  数学不太好的小阿姨认真算了一下,这似乎意味着,120年前交通事故引发的死亡率,比如今高上2.5倍?!

  (当然请撇开医学的飞速进步等其它可观因素)

  也难怪许多国家很早就有了针对马车的交通法案。比如在我们唐宋年间,就有“走车马伤杀人”罪,比打架斗殴要轻一等。例如在城市道路里快跑导致伤人,“按价赔偿+处以笞杖”。

  如果是由于不可抗拒外力导致意外,比如大雾天或是雨雪天,罪减一等;如果因为马匹受惊伤人,则再罪减一等;再如果是因为紧急公事而走马伤人……甚至允许赎刑,用赎金来抵罪。

  但如果是在禁行路段发生意外,或是逆行导致事故发生,罪加一等。

  看起来罚得很公正?!

  呵呵哒。

  当年全世界能坐马车的主都是非富即贵眼高于天,对于律法大都有恃无恐。

  比如在古希腊或古罗马时期,那些拥有双轮轻驾马车的贵族小年轻。即使老大哥们三令五申严禁大白天城中跑马车,他们依旧我行我素,只要看到骑马的或是驾同类车的主,分分钟上前找茬——管你身在何方,是家门口的小巷道还是冬季结冰的河面,只要是空地就敢上。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