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资讯网-走南闯北知闻天下事

首页 > 情感 > 男人情感  >  母自愿为儿解决性需求 单亲互相满足性需求

母自愿为儿解决性需求 单亲互相满足性需求

10-18 我要评论

  “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清晰的”

  “接受你的采访,是因为我想尝试一下打开自己。”

  39岁的郭羽工作的公司在西二旗,在一个软件公司做数据和资质审核。2017年,当相识15年的前夫提出来离婚时,她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在他做这个决定以前,我们的婚姻已经千疮百孔了......精力、情商、理智似乎都已经被用到了极限。”前夫提出离婚时,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尚在哺乳期,按照法律,他“没有权利提出离婚”,然而两个人都非常坚定。用郭自己的话来形容,是“宛如一场战争已经打到弹尽粮绝,遍体鳞伤,这场战争是赢是输已经无能为力了。”于是郭羽带着只有半岁的女儿,与带着四岁半儿子的前夫协议离婚。

  郭羽给人一种理性的感觉,或许来自她的专业与职业。也给人一种十分独立的感觉,可能来自于性格本身。离婚前两年,她每个月都约见心理咨询师,直到去年,这件事情才变得不那么固定。

  婚姻的结束似乎给郭竖起了一个屏障——她的生活开始处于一种相对孤立的环境之中,每天所面对的只有自己和孩子,以及对他们夫妻关系还并不知情的保姆——那是她头一次试图借助一个陌生人的帮助,想办法赢得这位育儿嫂的充分信任。“那时候连伤心的机会都没有,能做的只有好好工作和照顾孩子。”郭羽的父母也并不知情——直到女儿一岁多时,保姆要离开,郭才开口让妈妈来帮忙照顾孩子。而与前夫的唯一联系,是在需要看孩子的时候。

  爸爸的角色对郭羽的女儿来说是陌生的。“因为(前夫)离开的时候她只有半岁,所以她没有任何印象。”儿子则稍显不同。每次儿子见到郭羽,又要离开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情绪反应,比如会说“我不想走”,或是“我想和妈妈在一起”。每月一次的见面,也根本无法缓解郭羽对儿子的思念。

  对婚姻的期待仍旧存在。偶尔,郭羽会考虑再婚的可能,但再婚似乎也并非易事。“你和谁结婚呢?对不对?我认为再婚和初婚差不多,只不过选择面会变小。”虽然认为女儿的生命中理所当然需要一个男性的榜样,但父亲的角色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郭羽并不确定。在她眼里,这样的可能性也许来自于前夫,也可能是再婚,或是身边某个男性角色所给予的爱和支持。甚至,她自己也可以扮演一部分爸爸的角色。“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有温柔、柔软,同时也有坚毅、坚强的特质。一方面看环境需要,一方面看孩子是什么样的发展特点。我的身体是一个女性,但内心仍旧可以刚强和勇敢,男性也是这样......只要我们不去限制自己。”也许正因为如此,加之母亲的帮忙,在郭羽看来,一个人抚养孩子和两个人抚养孩子并无太大差别。

分享:

微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