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轻人涌入2元面包店:极致低价背后,能赚到钱吗?
 
除了降低“房租成本”,叶小新还指出另一个关键因素,控制“人力成本”。在此之前,制作面包是技术活,叶小新烘焙店里的师傅经过专业训练,会做各种形状和口感的面包,“他会的东西别人学不来”。
相比之下,2元面包则将制作流程极度简化,“种类只有一种,就是圆圆的面包,里面变换各种夹心”。
随之而来的,是从业者门槛的降低,以及日均产量的上升。培训周期缩减到3至7天,萧曼珠雇佣的员工是周边农村60岁左右的大姨,“我们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她们早晨接孩子上学,下午接孩子放学,满足不了其他店的要求”,而她的面包店一般十点半开卖,七点半左右就能卖完。
而叶小新的2元面包店只有两位店员,平均每天生产1000个面包,这意味着人均要揉500个面团。更夸张的是尹白薇,她说自己曾经和两位员工,加上一位擀面小哥,从早上十点一直做面包到晚上七点,一共做了3300多个面包。
这已经逼近制作的极限。剩下的,就是要在一天之内,将3300多个面包卖出去。